家电维修业涉及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可谓庞大;其乱象丛生,又较为隐性,可谓混杂。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大家几乎天天冥想对策,可年年都束手无策。
不久前,中国家电维修行业协会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联合家电企业打击黑网点,并要求各个维修网点进行维修服务时要明码标价。这下,许多消费者认为家电维修业有了“紧箍咒”,该老实消停了吧。然而,窃以为这一通知要求并不具有可行性。试想,上百种家电的零配件何止盈千累万,有哪个店主会将其一一公示上墙呢?而即便公示了,消费者能看出究竟么?如果维修者坚持将本来正常的零配件换掉,你能心如明镜么?所以说,治理家电维修业的乱象并不是靠出台一些标准和指导能够真正见效的。其治本之策在于从根儿上抓起,当然,这是废话,也是实话。
花开两朵,先表这枝。家电产品都有保修期,所以保修期内的产品理应由生产商家负责。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家电企业将售后服务进行外包,缺乏科学管理。如果承担维修功能的服务商在整个生态链中得不到上游厂商的利益维护,不负责任的乱象就不可避免,最终伤及的是企业和品牌本身。所以,生产厂商只有将生产、销售同售后服务紧密联结起来,才是一个较为完整和可持续的产业链。
公众意见最集中的是对于家电保修期之外的维修服务。按说家电维修业进入门槛非常低,有点技术就算手艺,市场竞争很充分,低价格理应不是问题。然而,许多人的经历一再证明,正规的维修商很难找,小个体的维修又不可靠,不是怕价钱贵,就是怕乱收费。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三个疑问:其一,既然卖家电的可以出现苏宁、国美等巨头,维修业为什么缺乏有影响的品牌店?其二,为使维修人员能够精准地把脉问诊,手到病除,而不是“小题做大”,或“把聋子治哑”,对其技术水平该不该有个全社会统一的标准和鉴定?其三,维修人员明知其可为而不为,明知应花小钱却大胆要高价,这种类似于医院“过度医疗”的行为明摆着是缺乏职业操守的表现,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无形之手对其加以管束?
上述三个问题有机统一:通过行业管理开展从业的认证和鉴定,使开业者展开高水平竞争去赢得市场口碑,从而将职业操守的遵循全部纳入维修者对自身长远利益的考量之中。当然,这只是个方向,还需要个过程。当务之急,只好由大家口口相传地选择质优价廉的维修商了。
其实,不止是家电维修,其它如汽车和摩托车维修、电脑维修、手机维修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当逐利现象。要从根本上消解,除以上所说要“有机统一”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须从职业形象、择业观念、政策扶持等方面下番大气力。比如,正确引导青年人通过专业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积极就业,而不是通过高考选择未来;引导企业通过售后服务同步、协调地延长产业链,推进产业升级,而不是顾此失彼。
经济健康、人心向善、发展长远始终是社会的主基调,看来当前我们需要维修的,已不仅仅是家电。
姜飞云